開欄的話:整車的核心技術在于零部件,零部件強則汽車工業強,這已經成為中國汽車行業的共識。如今,零部件產業發展取得了很大進步,但與工業強國相比仍有很大的追趕空間。特別是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與共享化的汽車業變革浪潮,對零部件企業轉型升級提出了新的要求。零部件產業要做大做強,需要依靠龍頭企業、骨干企業,毫不夸張地說,它們的發展軌跡在很大程度上關系著中國汽車工業的未來。正因如此,本專刊決定給予正走在轉型升級道路上的零部件企業典型更多關注。轉型升級雖然指向更美好的未來,但這條道路注定充滿挑戰,零部件企業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收獲成功的喜悅,也可能品嘗失敗的酸楚,更有可能帶著迷茫和困惑繼續上下求索。本系列報道就將與讀者分享零部件企業轉型路上的酸甜苦辣。
架起四臺輪轂電機,打造一輛走在產業最前沿的清潔能源汽車,在冰厚三尺的黑龍江上測試可靠性。這幅“場景”的搭建來自浙江亞太機電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太股份”)之手。
上世紀80年代,亞太股份僅是浙江蕭山一家處在虧損狀態的制動器生產廠,如今該公司年收入達30億元,并因積極開拓輪轂電機、智能駕駛和智能網聯技術而備受關注。
“不脫離主業”是亞太股份在轉型升級道路上始終堅持的核心,這與亞太股份創始人黃來興“只做一種產品”的初心一脈相承。亞太股份如何探索、決策,最終找到適合自己的轉型升級之路?讓我們就此追根溯源。
■ 高端化、全球化與整合發展的需求
“立足傳統汽車制動產業,做精、做強、做大,逐漸走上國際化的道路,并進一步發展以輪轂電機為核心的新能源汽車底盤業務、發展智能網聯系統業務。”亞太股份副董事長、總經理黃偉潮的這番表述,非常清晰地描繪了亞太股份未來的戰略方向和定位,而這一決策來自于外部環境和企業自身發展的要求。
民營企業家常常具有家國情懷,黃來興亦是如此。從自主研發ABS開始,亞太股份就把“推動行業技術進步”的重任扛在了肩上。過去二十年,中國汽車產業的相關標準大多參考歐美國家和地區,致使零部件企業只能被動跟隨發展。“未來10年,在新能源汽車、智能駕駛產業的快速發展中,我們要建立自己的標準,引領行業發展,拿回話語權。”黃偉潮說。
轉型升級的機遇在哪兒?對亞太股份來說,首先是高端化市場需求,一方面進入跨國車企配套體系,實現客戶高端化;另一方面為自主品牌車企提供高端化產品,滿足吉利、上汽、長城、長安等企業高端化發展的迫切需求。其次是全球采購帶來的國際化機遇,為客戶提供模塊化的制動總成及相關服務,滿足客戶一種平臺、多款車型、全球采購的需求。第三是智能駕駛技術與傳統制動技術的整合發展,符合全球汽車產業智能化發展的趨勢,滿足新能源汽車制動新技術和智能駕駛的需求。
■ 把握四原則就有了方向
企業轉型往往需要兩大突破口,一是新技術研發與引進,二是產品可靠性提升并實現產業化。在此基礎上,亞太股份的轉型緊緊把握住四大原則。
首先,企業不懂的領域不盲目進入。“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領域盡管一直被炒得很熱,但我們沒有積累,不會半路介入。”黃來興說,“但要大力發展輪轂電機技術,因為這與我們的主營業務制動系統部件可充分結合。”據了解,亞太股份入股斯洛文尼亞輪轂電機公司Elaphe后,不僅加速該項技術的升級,而且為輪轂電機試驗車開發了制動器及車輛穩定控制系統。換句話說,亞太股份并沒有把輪轂電機單純看作一種新技術,而是作為一個產業進行培育。
其次,要以主營業務為基礎。對于傳統汽車零部件制造企業來說,新業務需要主營業務支撐,包括資金、技術等方面的支持。亞太股份繼續發揮液壓制動技術和產品的優勢,在乘用車領域增加高端產品比例,同時加速進入中高端商用車(城市物流車等)制動領域。這是該公司發展輪轂電機、智能駕駛,并保持穩定盈利的保障。
再次,緊跟客戶需求。據介紹,亞太股份很早就與多家自主整車企業成立了合資公司,如今又與廣汽部件合作,實現雙方技術整合應用和對未來戰略產品的同步開發。黃偉潮認為,一般的合資項目僅是站在合作雙方的各自利益上交流,而合資公司則是雙方理念充分融合后,站在雙方共同利益上交流,便于了解客戶需求,實現雙方共贏。
第四,切實實施國際化戰略。在全球汽車零部件市場格局不斷變換的時代,國際化的公司才能站在行業前列,否則只能跟隨發展。尤其我國傳統汽車零部件企業更要走好從打造國際化研發團隊、到建立海外研發中心、再到追隨整車企業在海外建廠之路。今年,亞太股份國際化有了較大突破,正式進入通用、大眾的全球采購平臺,同時設在德國的技術研發團隊也得以完善。
■ 轉型升級落到實處才有意義
把戰略落到實處,才能實現企業順利轉型升級。作為制造類企業,不僅生產設備要升級,產品采購與供應、工藝也要升級。
亞太股份正在發展集成化、模塊化產品。過去,該公司銷售制動器,現在供應整套電子化的制動總成,未來則可以為客戶提供集多種主動安全功能于一體的制動系統以及含制動功能的輪轂電機模塊,乃至輪轂電機底盤。亞太股份在采購方面也有了改變,將多種相關零部件以模塊為單位集成化采購。黃偉潮表示,以上變化大大提高了產品質量和組裝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不做重復投資。”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的采訪時,黃偉潮一再強調這個觀點。汽車產業鏈的長度正在壓縮,企業沒有必要去做無謂的延長,而應把有效的資源重新整合,這樣一來,傳統制造企業也可實現“輕資產”。亞太股份基于此對前向啟創、鈦馬信息、智波科技、安智汽車參股,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曲徑通幽”地發展智能駕駛和智能網聯業務。
轉型升級路,要想走得好、走得穩,必須有格局、有原則,當然困難也在所難免。“這么多年,我們發展遇到的**困惑來自于對新技術的理解、新產品產業化經驗的不足,突出表現在人才需求方面。”黃偉潮指出,人才選擇、新老團隊融合也是企業轉型升級的關鍵。
(本文轉載自《中國汽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