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汽車與信息通信融合發展論壇”19日在北京舉辦,論壇上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汽車處處長佘偉珍探討了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影響下的汽車產業生態發展之路。她指出,整個汽車產業生態將會出現巨大的變化,汽車行業要有危機意識,不斷加快技術發展融合,推動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推動中國汽車產業實現由大變強的轉變。
(圖為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汽車處處長佘偉珍)
智能網聯汽車作為實現自動駕駛和信息互聯的新一代汽車,將成為汽車產業發展新的戰略制高點,其發展和應用是世界主要汽車大國解決道路交通安全、環境和效率問題的重要途徑,對汽車及其關聯產業實現智能轉型具有重要作用,對提升汽車生態發展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對于我國而言,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意義尤為重大,一方面,能源、環境污染等問題日益突出。另一方面,中國擁有全球**大汽車市場和較為強大的通信和互聯網產業優勢,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基礎條件非常好。
2015年5月,國務院發布了“中國制造2025”,已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作為重點領域之一。“十三五”規劃綱要也明確實施“中國制造2025”,這兩年,工信部在推動汽車產業與信息通信技術融合發展上也做了一些工作:一是加強智能網聯汽車的頂層設計,明確整體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工信部組織了國內清華大學汽車協會、賽迪研究院等研究制定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戰略,作為其它規劃和工作方案的基礎。
二是開展“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技術路線圖”研究已基本完成,準備于8月份對外發布。工信部也委托汽車協會牽頭起草了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總體推進方案,一些政策措施也在齊頭并進推進。目前,組織天津中心起草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方案,經過行業多輪討論,已形成標準框架體系,開始征求意見,修改完善以后將對外公開發布。同時,也在申請成立智能網聯汽車分技術委員會,計劃把相關領域專家都吸納進來,共同研究制定相關技術標準。智能輔助技術信息安全等具體標準制定工作也在加快推進。
三是工信部會同公安部研究制訂智能網聯汽車公共道路測試規范,目前已經形成初步的規范文本。現在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得到社會各界高度關注,很多企業商務車也已經在高速公路上行駛,這引起了公安部等相關部門的高度關注。符合條件的車型才能上高速公路行駛,所以開始做智能網聯汽車公共道路測試規范,下一步只有符合這個規范的企業產品才能進行高速公路的試驗與驗證。
四是積極參與聯合國世界車輛法規協調論壇(簡稱為UN/WP29)工作,參加國際標準化組織相關標準制定,與主要汽車生產國建立了標準法規交流機制。此外,天津中心在上海舉辦了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及標準法規的國際研討會,重點討論國際標準法規的協調與下一步工作的推進。
五是智能網聯汽車試點示范和運行測試。建設上海智能網聯汽車示范區,提供開放的測試驗證區域和示范運行場景,6月7日上海智能網聯汽車示范區正式開園。目前有29個場景,年底將增至50個,明年可達100多個場景。同時,與重慶等省市簽署合作協議,搭建智能交通測試服務平臺。
佘偉珍表示,下一步發展智能網聯汽車還有幾項工作和大家一起討論:一是關于智能網聯汽車的頂層設計。“中國制造2025”已經明確智能網聯汽車作為重點領域,也發布了路線圖,但是從國家層面來看,需要制定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整體規劃。現在在做編制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總體推進方案,希望能夠明確發展的總體要求重點任務和支持措施,將來能夠作為這個領域發展和相關部門開展工作的指導性文件。
二是關于智能網聯汽車關鍵核心技術發展問題。首先,工信部委托工程學會牽頭編制“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發展路線圖”,明確目前發展所需的關鍵核心技術。其次,促進汽車整車廠商與上下游產業的主動融合與共同協作,探索建立跨界協同的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融合創新體系,加快推動關鍵共性技術開發。
再次,關于智能網聯汽車安全問題,涉及到下一步法律法規責任安全認證。高度重視智能網聯汽車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安全,要加快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完善信息安全測試標準和規范,嚴防智能網聯汽車的信息安全風險。此外,加強相關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與共同推進,準備建立一個跨部門的協同機制,加強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與智能交通系統的協同發展戰略設計和統籌協調。最后,國際上智能網聯汽車發展也如火如荼,目前我國與美國歐盟日本等主要汽車生產國家和地區進行了合作,下一步將在規模的示范測試方面進行更緊密的合作。
上面這些是落腳在智能網聯汽車產品上,其實信息通信產業,包括互聯網產業,對整個汽車產業的影響不僅如此。目前,工信部按照國務院指示正在做《中國汽車產業發展規劃》,也是2016-2025的規劃。在這個規劃里,要明確對于未來汽車產業生態進行深入的研究,現在已經做出初步的征求意見稿,上個月在各個地區各個部委之間征求意見,在規劃編制過程中,感覺到**的一項變革將會出現,就是汽車產業生態的重大變化。這不僅是對汽車產品產生影響,從整個產業鏈,包括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制造、銷售一攬子,最后還包括回收環節,整個汽車產業生態會出現巨大的變化。
在與相關行業交流過程中感受到,不論是國內外還是汽車行業相關產業,已經看到變化的趨勢已經來到,但是對于變化速度快和慢的問題還存在不同的認識。
一位負責技術法規老總有個觀點:未來五年汽車產業的變化將比過去的五十年變化還要多。大家一直講智能網聯汽車,或者是下一代汽車變革的浪潮已經到來了。作為汽車行業的主管部門,在這里做一個提醒,汽車行業要有危機意識。目前,汽車行業實施的嚴格準入也是受到詬病,下一步產業的準入管理也要研究。汽車產業發展需要“鯰魚”,我們要做一系列調整和變化,包括投資準入管理、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大的趨勢是,從目前注重事前準入管理逐步向事前準入管理與事中事后監管并重,最后再向注重事中事后管理模式逐步轉變和推進。
本文轉載自《新華網》